湖南科技学院发展规化处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发改参考 [2014] 第1期(总第1期)

来自:站点 时间:2014-12-01 浏览:33字体大小:

 发改参考

[2014] 1期(总第1期)     湖南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  主编

                                                           

 

 

 

高教信息

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努力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2

“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4

发展论坛

杜玉波: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6

熊丙奇:高校转型应自主选择而非计划推动………………………………………13

高教研究

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16

章程建设

不再观望,我们真的需要大学章程…………………………………………………17

高校改革的三个重点……………………………………………………………… 24

专家视点

大学之学何以成其大……………………………………………………………… 26

以“六治”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28

 

 

 

 

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努力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教育部决定日前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找问题:瞄准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方向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才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推动师范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抓选拔:好教师从遴选“好苗子”入手

  怎样才能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进入教师培养行列,是近年来各地各校教师教育改革努力寻求的一个突破口。《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各校要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提高自主招生计划中招收师范生的比例。加强入校后二次选拔力度,根据本校特点自行组织测试选拔。设立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

瞄需求:师范生培养走出“象牙塔”

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不关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关起门来办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师范生与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意见》要求,师范生培养要走出高校这个“象牙塔”,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实践基地、教学研究及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协同。同时,高校应准确把握并及时研究分析师范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供需情况,不断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大力增强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重实践:好教师是“练出来”的

  教师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过去教育实习时间大多不到8周,远远达不到培养合格教师的要求。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切实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师范生的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的广泛欢迎和好评。《意见》强调,师范院校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注重在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要通过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实施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等举措,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提高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的质量。

  促创新:教师培养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

  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师范院校认识到,只有持续不断地培养一大批掌握教育技术、具有创新思维、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环境的未来教师,才能从容面对从小成长于信息化环境的未来学生。《意见》强调,要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

  强队伍:培养教师的教师最关键

  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是师范生培养最重要的“软实力”,同时也是师范生培养院校的“软肋”。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必须对症下药,在队伍建设方面“做文章”。《意见》明确要求,建立高校和中小学教师专兼职结合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并对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提出深入中小学等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五年不少于一年的要求。同时要求,计划实施高校要在岗位职数、评聘条件等方面专门制定相关政策,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创造条件。(文稿来源:教育部网站)

 

“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

    慕课发端于美国,是英文MOOCs的音译,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其中,“M”代表 Massive(大规模),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多,最多一门人数达16万;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指的是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7×24小时全天开放,使用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而且还能利用开放网络互动;“C”则代表Course(课程)。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慕课正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新教学形式和以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着中国的大学。20137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十几所高校也纷纷加入慕课阵营之中。随着慕课大潮的涌入,我国高校的现行教育体制也随之面临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以为主的教学模式

慕课具有规模大、打破时空限制、开放程度高、可重复、强调学习的体验和互动等基本特点,其核心在于强调一个字,即学生的学习。这些特点从根本上挑战了以往强调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反映的是以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精巧的课程设计使照本宣科和满堂灌将无立足之地

与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不断加强相伴而来的是要求教师授课水平不断提高。慕课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要求在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两个方面均有表现。一方面,就授课内容而言,课程内容必须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或兴趣。另一方面,在锤炼了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改革授课的形式。成功的慕课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和出色的演讲家。

撼动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改革的方法纵然有千条妙计,但是检验教学改革成败的标准却永远只有字这个一定之规,即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检验教学改革效果的唯一试金石。所以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才是教学改革的根本。而慕课恰恰符合了这个根本。

高校人才交流与竞争更频繁激烈

教师和学生都是高校内的人才,慕课全新的形式和革命性的教学价值取向将会导致高校内人才交流和人才竞争变得频繁。这种变化将会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方面。首先,师生关系方面。师道地位不能再简单地依靠传统的伦理纲常维系,而是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而师道尊严的维系除了依赖师道地位之外,还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其次,师师关系。一方面,慕课给教师之间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慕课也为教师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良师、大师可以通过慕课一展身手,甚至成为猎头公司眼中的红人,而劣师、庸师或者成长为良师、大师,或者被世人冷落。最后,生生关系。慕课也是学生们交流或竞争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在慕课中自主或结成小组学习,同时随着慕课制度的完善,学生的慕课学习成绩也可以得到校方的肯定,甚至是不同层次的嘉奖和学位。

倒逼大学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就慕课全新的形式而言,至少要求高校的管理层必须去接受新鲜事物,并改革和开放自己的课堂。以字为根本的价值取向从表面上看是在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的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教学评价的话语权,但其深层含义是要求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转变高校的管理理念。(文稿来源:光明日报)

 

 

杜玉波: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今年5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国高等学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当前,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不够协调的问题,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对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而且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这是大学发展的规律,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教育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而存在。同时,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外部规律。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社会属性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高等教育与知识特别是高级专门知识和科学技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知识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的时代,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高等教育必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十年来,大学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世界各国重要的科学技术园区,大都依托大学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著名的有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和北京的中关村等。这些科技园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方式为各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其所依托的大学在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动力源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一些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借此得到迅速提升,成为国际公认的一流大学。各国越来越重视依托大学提升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力,2004年至2012年,共有近30个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既包括德、法等发达国家,也包括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还有日、韩等周边国家,这充分说明了大学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战略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的发展路径。我们要从国家发展的这个战略定位出发来思考,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进程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内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国际竞争低成本优势也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产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迫切需要依靠创新驱动为未来发展谋求新的出路、开辟新的空间。无论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振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全球资本和金融竞争、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创新是最核心的动力,人才是最核心的资源。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是大学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这个任务完成得好,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之日,就是一批高水平大学涌现之时;这个任务完成得不好,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就会遇到阻碍,大学建设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两个加快,必须是同步的,是互为支撑的,是相互促进的,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可以说,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

  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要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调整结构是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场革命。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人,实现初次就业率77.4%实属不易。今年,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实现初次就业率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形势更为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也就是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而存在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响应迟滞。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高校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专业陈旧雷同,人才培养方式与实际需求脱节,还有一些学校盲目追求博士点硕士点的设置数、论文发表数、国家级课题数。一些行业背景非常鲜明的学校升格或更名后,放弃了原有的应用性、技能性的传统优势。这些问题的背后,是这些学校缺乏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特征不清晰,办学封闭化倾向严重,缺乏与行业企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因此,当前要下决心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质上就是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倒逼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

  同质化没有出路,多样化才是方向。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必须要合理定位,坚持有选择性发展。从国家布局来说,要对各类高等教育合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基础,也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手段。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建立专业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既要加大政府投入,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和购买服务的机制。

  本科教育要稳定规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重点。要培养适量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引导高校改变三重三轻的现状,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即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的现状;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企业的高素质人才。

  研究生教育要从严从紧、保持稳定,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发展方式要从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培养类型结构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转变,培养模式从以注重知识学习为主向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转变,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向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转变。在培养模式上,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多地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多地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进校所联合、校企对接、跨学科联合培养。在结构布局上,要建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取消招生计划双轨制,统筹发展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

  从学校自身来说,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要坚持适应社会需求的导向,突出办学特色。学科专业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专业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新设置学科专业时,要坚持增量优化,也就是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瞄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瞄准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等,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对现有学科专业格局,要坚持存量调整。高校设置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学科专业建设不只是人无我有,更重要的是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一所能覆盖所有学科专业,按美国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统计,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学科覆盖率分别为54.2%62.5%70.8%。而我们的不少高校往往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这是值得反思的。高校要围绕办学定位和市场需求,制定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规划,构建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结构,聚焦重点和优势,压缩平原,多建高峰,集中建设好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打造并不断增强集群优势,克服专业设置的功利性多而散。说到底,就是要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

  在国家宏观布局上,要更加注重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适时统筹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完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的区域布局。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重点支持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自主设置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学科专业。要制定和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与评价的标准体系,针对不同专业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学校要依据国标行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建立健全专业的预警、退出机制,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对连续几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部分特殊专业外,应调整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键要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从高校内部看,人才培养没有很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创业状况深度对接、良性互动,教学管理制度亟待改革,比较普遍存在着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得不够紧密的问题。从高校外部看,集聚社会资源协同培养人才的法规政策不到位,影响了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单一,第三方的评价监督不到位。所有这些无不说明,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根子在体制机制上。

  当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在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引下,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特别是通过创新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机制,着力突破实践能力这个薄弱环节,同时要处理好人才培养系统的内外部关系,合理配置资源,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把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基本前提。只有以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化同步发展新要求的人才。要引导高校摒弃唯考试评价、唯分数论的观念,真正树立起纲要提出的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摒弃拼规模、比数量的观念,真正树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

  其次,要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手段。教育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要着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高校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的长效机制。要着力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更多地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要着力推动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建立有利于推进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自主选学、弹性学制的长效机制,建立更加灵活管用的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要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要求高校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同时要改进对教师的科研评价办法,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引导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

  再其次,要把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作为重要突破口。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让学生钻进象牙塔,而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所谓协同育人,就是集聚各种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创立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要引导高校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在工程、新闻、法学、农林、医学、艺术、教师教育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探索部部、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要深入实施“2011计划,促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通过改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来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标志性的创新成果。

  最后,要把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作为重要保障。要按照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要求,加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标准、高校按标准办学、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有关部门进行督导的运行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更加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院校自我评估、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五位一体教学评估制度。要更加体现高校的质量主体意识,要求高校完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建立健全校内的质量保障体系,主动向社会公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要更加体现分类评价、分类指导,根据学校的不同类型,分别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新建的本科高校实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评估的高校实行审核评估,审核评估不分等级、重在引导,使高校更加明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要更加体现注重内涵的导向,考察评估的重点要放在四个比度上: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另外,还要更加体现评价结果的实效性,探索根据第三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生均经费的差异化拨款,真正建立起奖优退劣的激励机制。(文稿来源:《中国教育报》)

 

 

熊丙奇:高校转型应自主选择而非计划推动

从学术型高校转为应用型大学,历史悠久的名校也可能将面临这一转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明确做出上述表态。葛道凯称,如果211985高校符合转型条件,愿意转型,也将进行转型。至于条件,即符合技术技能培养要求的特点。(南方都市报627

  在笔者看来,不论是985高校、211院校,还是地方高校转型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技术人才,关键在于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在自主办学中形成自身的定位,而不应该由行政安排、部署哪些院校进行转型。我国高校定位不清晰、学校千校一面、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根源在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是行政治校。

  早在教育部门提出我国将实行分类高考改革——将高考分为学术型高考和技能型时,笔者就曾提出,针对分类高考,不能由政府要求某些高校采用技能型高考录取学生,而应该由高校自主认可哪一类高考,有的高校可只认可技能型高考,或只认可学术型高考,有的高校则可根据学校的不同学科、专业,既认可技能型高考,又认可学术型高考。这样,学校将逐渐形成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出学校的个性和特色,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从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存在办学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像地方本科院校,本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可不少地方本科院校不安于本分,总想办成综合性院校,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向研究型院校看齐。而有一部分985高校、211院校,是当初为了跻身985211而对地方本科院校进行的重组,这些学校,依据其办学传统与办学条件,其实也应该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但却把实行精英教育、通识教育作为学校定位,导致这些学校虽有985211之名,但却没有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

  另外,就是在一校之内,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教育,也应该有所不同,不应只一个模式。在我国,学校与学校之间,几乎没有多大的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就更不用说学校内部的学科、专业了。在国外的综合性一流大学,其实也有职业教育的部分。如,类似于MBAMPA这样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相当部分是职业教育(在学期间,只要求完成相应课程学分,并不要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有的研究生培养项目,时长仅一年到一年半)。但在我国,一段时间内,综合性院校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教育,都以学术人才培养为目标,结果事与愿违。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调整研究生的培养结构。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意识到研究生培养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但对于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仍存在一个严重问题:用行政计划方式推动,而不是由学校自主进行调整。

  行政计划推动确实具有高效率,近年来高校的专硕招生在逐年递增,可是,专硕的培养并没有形成特色,由于在师资、课程、培养模式方面,高校并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整准备,因此专硕给受教育者的感受是,除了名称不同(一个是学硕、一个是专硕)、学制不同(一个是3年,一个是两年)、学费不同(专硕比学硕贵得多,且专硕生通常没有奖助学金)、地位不同之外(专硕地位比学硕低),其他没有什么不同。于是在考研中,专硕只是学硕的备胎

  这和发展中职几乎一模一样,国家当年也部署到2010年中职和普高的招生规模达到11,结果在2008年就提前实现目标,可中职的办学质量、社会吸引力又是如何呢?

  按照目前推进本科院校转型的战略,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有三个11——中职和普高11,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11(甚至更大比例),专硕和学硕11,从规模上看,职业教育一点不输于普通教育。这样就能形成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的健康环境吗?这取决于职业教育的地位能否真正得到提升,职业学校能否办出高质量、特色。

不论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还是985高校、211院校转型职业教育,都必须改变政府主导、行政部署、学校被动转型的方式,政府应该致力于消除导致职业教育不平等的制度规定,要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通过学校师生参与论证,进行自主转型。把自主权交给学校,政府部门只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一轮转型战略才会获得成功。(文稿来源:《中国青年报》)

 

 

 

 

 

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文章分析了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介绍了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一、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它具体包括四层涵义:一是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三是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

方法和手段。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从实施主体看,主要有三个层面:

一是不同高校基于各自办学特色、办学定位、本身差异及生源质量差别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二是同一高校不同学科专业基于自身办学基础、办学条件、办学特色以及培养目标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三是同一高校同一专业针对不同潜质、不同能力和不同志向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二、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地方高校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正是地方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人才需要的积极回应。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生源多样化、学生个性特点及个性发展需求多样化的必然要求。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是地方高校改变同质化倾向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北京联合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联合大学是1985 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现有15 个学院,58 个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文、法、理、工、教、史、医9 大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 万余人。

(一)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

“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

(二)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实践

1.积极探索服务外包类、旅游类和国际商务类等多样化应用性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三三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分“大类培养、行业认知,分流培养、职场体验,实战训练、职业定向”三个阶段,按不同业务需求,分流培养“ITO”、“BPO”和“服务外包企业管理”三类服务外包高级专门人才。

2.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以分级教学、分层培养为手段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在公共基础课程实行“3+X”考核方式改革;鼓励在毕业学年第一学期,根据学生就业、出国、考研等个性发展需求,分类分层灵活设置相关课程。第二,鼓励有条件的学院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如支持管理学院进行“大类招生、分级教学、学生自主、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采取多种措施, 保障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效果。(文稿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不再观望,我们真的需要大学章程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章程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后,教育部连续三年的工作要点均对高校章程制定工作进行部署,并于20111128以教育部第31号令的形式颁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当前,大学章程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显学”——政府重视、学校重视、学者重视,进而成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突破口。但是,这项工作的推进却是中有,持存疑、观望、被动态度者也时而有之。如何现实地看待大学章程建设的意义,并促使其价值得以有效实现,本文重点探讨以下5个问题。
    如何认识大学章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宣示独立主体固化内涵特色
  对于大学章程的意义,有一个说法最为经典,即章程上承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下启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有大学宪法之义,这是从宏伟大义上谈章程的法理地位;还有一种说法比较务实,即章程是推动和规范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基本依据,章程建设在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这也是在谈章程的法理价值和地位,但已具体指向了作用。
    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对的,但还不够,因为比较抽象。抽象的东西有时只能成为一个象征,还不能进行操作。当然,象征也很重要,例如《高等教育法》就明文规定了高等学校的自主法人地位。但章程除了象征,还需能操作。因此,笔者曾经通过国际历史比较研究认为,章程既是大学自治权的象征、又是外部对大学实施影响的产物,对内部而言是学校的一个组织规程、对外部而言其实是学校和政府间的一个合约。
    在当前就章程建设的时代价值而言,主要有两个:
    第一,宣示独立主体。章程是约定和阐述独立主体使命,界定内部各利益关系的责任和义务,处理和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准则,书面写定的有法定意义的组织规程。章程的主体必须是独立实体,非独立实体不能有章程而只能有内部规章。我国1995年的《教育法》规定学校有按照章程行使自主管理的权利,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并没有被称之为大学宪法的章程的存在,国家法律很难落到实处,学校自主权难以真正落实,这才有过去经常出现的权力的循环和近年来热议的高等学校去行政化之争。一校一章程的出现,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对社会的公示与宣言,对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必将有所推动。
    第二,固化内涵特色。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特色和内涵发展,但成效并不显著。问题出在内涵发展不容易看得见,而非内涵发展者得到了资源、项目、荣誉、官位、机会等具体实惠。发展愿望与游戏规则不一致,说的和做的两张皮,结果是劣币驱了良币,危害很大。内涵式发展就是按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发展,是形成特色的基础。通过章程把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特色的东西固化下来,不人云亦云而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实现内涵式发展。
  如何看待大学章程建设中的”“现象
  均缘于章程是否有用
    客观而言,大学章程建设的工作推进是中有均缘于章程是否有用。认识不同,态度就截然不同。
  教育主管部门看到了大学章程的价值意义,因此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在推动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也可以说这些年大学章程建设之所以成为显学是与政府的推动分不开的;吉林大学的章程是学界公认制定得比较早的,笔者通过到该校调研得知,在世纪之交的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该校由多所大学合并而成,建设新的吉林大学,需要有基本一致的价值取向、相互认同的文化理念和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因此其开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章程制定的探索很早,因为它有着内部改革的需求和动力;去年,笔者也曾到一所位于地级市的高校进行调研,当谈到某方面的特色时校长就当即表示要把它们写入章程。可见,当认识到章程的价值时,这项工作就有其热度。政府对章程制定工作全面启动后,许多高校都借机加大了学校的改革、探索力度。
  当然,我们也看到部分高校对章程作用持疑惑态度。一是因为目前我们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制度建设任务尚未完成,章程怎么去界定?担心其效力不足;二是对一些问题学校感到自己说了不算,因此缺乏内在需求,持观望态度,如在教育部政法司组织的试点单位工作座谈会上就有校长提问与政府关系学校说了不算是否在章程里就不写了?”还有一些人认为有无章程一个样,甚至不排除个别学校就打算把别的高校的章程借过来抄一抄、改一改,走个过场。
  如何协调章程制定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章程是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
  章程要能够保证高等学校的科学发展,反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精髓,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因此是高等教育最后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当前,教育改革的任务繁重,改革的难点问题很多,章程的制定过程其实也是思考改革的过程,各高校可以把章程的制定看作是推动改革的机遇,借此把想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实现完成。与章程制定直接相关的改革内容主要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高校分类体系建设。
  先说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前提,完善治理结构是建设的关键,目前这些改革均任重道远。为此,我们需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由重过程管理转向重目标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由以审批项目、分钱分物为主转向以搞好规划、调控、监督和服务为主;在学校自身运转方面,也要由过去主要根据上级的指令、指示、项目办学,转变为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导下,学校依法办学和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需要健全学校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在高校与其它利益相关方关系方面,还应探索社会各利益群体参与治理的方式。
  再说高校分类体系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人才多样化的实现,而多样化是紧密地与人才培养体系和学校特色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高校分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社会需求和人的选择。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就业压力很大,人才趋同是我们的短板。为此,我们需要促进整个高等学校构成有机的系统,系统内各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不同,每所高校以自己的特色满足着不同的社会经济需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志向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符合自己事业发展的学校,每所学校都能得到发展。
  如何聚焦章程建设的重点内容
  重在确立使命和治理结构
  使命和治理结构是章程建设的干货,涉及办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么办理的问题。因此,章程本质重在确立使命和治理结构,对有特色的东西要加重笔墨。
  章程要彰显大学的使命。使命是大学之魂,与学校的定位、特色有关,是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基本问题。这也容易理解,因为首先要让别人知道你是干什么的。因此,使命是此高校区别于彼高校的关键所在,必须具体、明确、鲜明,而目前我国大学的校训、宗旨等陈述过于泛化。使命及其目标任务要求,各高校间既有共性、又有特色,遵循什么理念是其基础。明确使命,可以使政府部门、高校内部、社会机构与大众等主体从战略高度思考学校的发展方向,在制度设计和资源配置上服务于本校科学、内涵、特色发展大局,也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指引作用。
  大学章程要努力把好的理念转化为治理结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学制度、办学模式、管理改革等方面其实是形成了一些共识的。问题出在我们虽有理念、但缺治理结构,很好的理念没有真正转化为制度。比如,多年来我们循环不断地放权与收权、模式趋同等,不是源于认识上的不到位,而是由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章程是把改革理念转化为治理结构的理想载体,我们需要通过章程制定把思考清楚了的高校治理结构明确界定下来,不因人而异,使之成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基础。外部治理包括学校和政府、社会的关系,内部治理重点体现在决策机构、行政机构、学术机构的权利划定上,包括机构间的运作程序,各机构及重要岗位的职责、义务等。
  因各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就有所不同,具体的思考和探索领域有:学校办学理念,学校自身特色,办学模式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分工实现机制,校长遴选机制,教授学术权力行使,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内容,多样化的治理模式等。
  如何实施章程文本的起草过程
  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
  大学章程制定是一项极其严肃的事情,文本重要,过程更重要,因为过程有助于保证效力。需要关注的重点有:
  协商过程。制定章程绝不仅仅是少数领导和行政部门的事情,必须有教师的广泛参与。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过,教师的意见以及对大学办学目标的共同热情是办好大学的唯一有效保证。章程的制定是与教育改革和制度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充分协商,是一个凝聚力量、形成共识的过程。只有在构思未来发展时容纳了更多的师生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实施时才能得到较好的配合,章程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
  简与繁。综观国外的大学章程,有简有繁,如日本的比较简短、英美的比较繁多,这与它们章程的历史长短有关,有一个由简至繁的过程。简与繁,代表了对办学、对管理、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由于近期我国高等学校的章程制定还是个新生事物,需要有个完善的过程,各校的改革进程不一样、认识的深度也会有不同。因此,不要期望章程的制定一步到位,章程在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有一个甄别、充实、完善的过程。初期,不会太繁,要定大事,要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后期,可比较具体、比较细,体现个性特色。
  吸收改革结晶。章程的制定要有充分的过程,以反映改革和认识的进程,但结果应是严谨和规范的,需要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完善后的章程应该是改革后的成果结晶,需要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学校发展定位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的改革最终要建立让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机制,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创建有助于学术创新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而这些需要治理结构予以保障。
  规范与创新。一般而言,通用的文件总是规范着最基本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最低的要求,因为它要促进改革而不能限制改革,否则就会都定死了。因此,在许多改革的难点尚未突破的情况下,仅满足于近一、两年内把章程制定完成可能还不够,因为此时的章程还很难具备大学宪法之效力。笔者认为,初步制定的章程需要有一个试行和完善期,这也是一个促进反思的时机,之后仍需不断吸收改革的成果。待再经历几年的实践探索、检验,各项改革已取得基本的成果,把它们吸收进来。如到2020年《教育规划纲要》完成之年,最终形成规范性的正式章程,真正实现依法治教、按章办学。(来源: 中国教育报)

 

 

 

 

 

 

 

高校改革的三个重点

西安理工大学校长 刘丁 

面对日益滑坡的质量问题,高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根本动力依然在改革。当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体制束缚、机制僵化、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等造成的高校办学自主权缺乏、师资队伍质量整体不高、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无疑是其中的关键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化改革,笔者认为,当前高校改革的重点应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进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释放更多办学活力。首先是要调整政府间权力关系,解决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活力普遍不足,尤其是创新乏力,症结就在于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不到位,高校作为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管办评一体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是办学者,还是评价者,这不仅束缚了高校的办学活力,使高校办学自主性缺乏,更容易导致高校千校一面的同质化问题。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推进管办评分离,政府必须简政放权,转变管理职能,在保障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监督学校依法办学的前提下,给予学校更多的包括人事权、财政权等在内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而学校的办学质量,则应交由专业机构与受教育者来评价,真正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其次是在学校自身运转方面,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建立现代治理结构,以大学章程的形式对学校内部管理进行规范。高校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关键要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术权力,提教授对办学的决策权力,健全完善学校和学院两层次“教授组织”,建立好“教授治学”的基本平台。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校内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建立健全教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沟通渠道。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聘任制度。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根深蒂固,高校中普遍存在着人浮于事、机构重叠、用人效益不高、工作压力不均衡等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能力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除需争取多种方式加强培训和提高之外,打破教师身份、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机制已是势在必行。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全力推进实施聘用制度。聘用制是高校转换用人机制的基本环节,推行聘用制度,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单位用人向社会用人转变,逐步实行教师职务聘任与岗位聘任的统一。同时,也可以参考“公务员退出机制”,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退出机制”,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工作新机制,从而使人才队伍在动态中实现优化,进而提高人才队伍活力,调动和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首先必须优化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改善办学中一切与这一理念不相适应的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在内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要从尊重人才成长和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出发,承认学生的差别和不同需求出发,实施个性化、人性化、多样化的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使人才培养模式有新的突破,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育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

其次,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要特别注意顶层设计,要重视人才培养的“三个符合”,即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要求。从教育与社会契合的角度,对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质量。

 

 

大学之学何以成其大

大学,是一代代师生不断为其增色的灵动风景,大学的生命,大学的精彩,大学的风景,最终取决于为之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的莘莘学子。当学生们十年寒窗终于步入梦想中的大学,大学,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成就其 

  大学之,因何而学?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学者的使命》中说:每个人都必须真正运用自己的文化来造福社会。我们都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崛起,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一切创新的智慧更有了前所未有的释放空间。然而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承担起社会赋予大学的所有责任,而只能是在某些领域或某些学科上最有效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每一所有历史的大学都以其自身文化传统和厚重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比如,财经科学自古就是经世致用之学,西南财经大学作为中国唯一有着深厚金融背景、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中国西部财经智库的财经学府,勇担使命,努力成为培养财经创新人才和孕育先进经济管理思想的高地,就成为浸润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精神的西财人的历史担当。大学之,是为国家民族开太平,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情怀使然,是强国富民、复兴中华的这样一种大任担当。 

  大学之,循何而学? 

  大学之以其精神、思想、探索、创造力为旨,大学之学,是大鱼前面走,小鱼儿后面游,体现大学精神、具有独特思想、学术造诣深厚的优秀教师,其为人、为师、为学、为事的襟怀、品格、气质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强大的引领作用。因此,大学之学,人才建设为第一要务,要以更大力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中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和多元主体评价体系,促进各类人才交融互动、和谐共长。 

  大学之学,伴随着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学习生活,培养的是具有批判意识、创新精神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因此,大学之学,要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树立全面发展观、人人成才观、多样化人才观、系统培养观,构建学科基础与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提供充分条件。必须转变过去那种以知识传递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的教学范式,要彰显现代大学教学的学术性、民主性和协作性的核心理念,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提供最好的平台和空间,努力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的创新型应用型经济管理与经济建设的骨干和领导者。 

  大学之,章循何处? 

  大学应积极构建学业、就业、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四大体系,强化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崇高职业追求,伴随选择空间的不断拓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主体价值不断得到升华。 

  要以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为着力点,提供全方位学业服务。应组建学业流程专家团队、朋辈团队、学生学业指导社团、学生学习专业调研团队等多元化师生团队,搭建多维度支撑平台,多方协调共同推动,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要进一步完善党团学联席制度,大力搭建学生服务社会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党团共建进一步凸显学生主体,鼓励大学生参加公益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政治素养、个人能力、价值观念三方面得到提升。 

  要全方位构建学生就业规划指导服务体系和创业教育支撑仿真实践体系。比如,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立学生就业实习实践基地,精心打造就业指导服务精品项目,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程化、专业化、精细化职业生涯辅导、就业指导、实习实践和校园招聘等服务。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着力建设具有深厚人文意蕴、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传承、创新和育人功能。(文稿来源:《光明日报》)

 

 

以“六治”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www.jyb.cn 20140919  作者:李明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改革总目标,必然要求高校在国家深化改革的总框架下和总过程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以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提升自身治理水平,提高办学能力。  

  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袁贵仁部长作了题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讲话,明确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任务。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完善呢?笔者以为,要着力从法治、德治、共治、学治、廉治、岗治等方面去完善。  

  以法治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依法治校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普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有的学校制度体系对众多有关高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党规党法条文的对应、接轨及贯彻没有完全到位;有的学校制度体系不健全,未覆盖到学校所有工作领域、工作层级;有的学校制度设计不够严谨,工作人员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有的学校对制度体系多年不清理、交叉重叠,系统性、逻辑性欠缺;有的学校对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一些制度形同虚设,不能起到规约作用;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法治精神,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曲解甚至不执行;有的领导干部程序意识淡漠,随意变通既定程序;有的学校没有形成法律顾问机制,对重大问题和群众利益问题的决策及管理的合法性缺少规范的审核机制,致使某些管理事务和利益保障偏离法制精神,出现本可以避免的上访、信访和诉讼案。  

  完善依法治校的重点,是各校都要健全一个于法周延的,全面、系统、科学的学校制度体系,这个体系应以大学章程为核心,层层伸展、面面俱到,使学校全部工作有章可循。因此,作为制度核心的大学章程,其本身内容是否充分地贯彻了法治精神,是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事关高校工作的所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相容,是否与中国共产党党规党法相容,就显得尤为关键。  

  健全学校制度体系对各校来说,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协同的过程,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学校章程,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奠定基础;二是伴随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应健全完善院系各项制度,使学校规章制度能够在基层落实;三是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健全完善招生考试、学籍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四是适配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进一步健全完善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学术诚信、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制度;五是及时响应全党全国快速推进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健全完善会议、差旅、接待、培训、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科研经费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干部作风建设和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制度,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责任追究等系列制度。  

  以德治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仅仅依法治校并不能独自成就完善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制度体系由人制定,靠人运行。相同的制度体系,不同的人运行下来,效果可能大相径庭。抛却人的能力大小之原因,复杂琐碎的治校理教行为,除了由制度规约的部分,大量的是由道德、习惯所规约的。而制度和道德、习惯所达到的效果究竟是善治还是恶治,学校制度和治理行为中所蕴含、所遵奉、所推广的价值观起着决定性作用。  

  以德治校的含义:一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应渗透、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与之相符合的学校主流价值观;二是学校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治校理教行为应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主流价值观的推广和践行,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制裁和谴责。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制度在执行结果上实际鼓励的价值观,与其在初衷上所欲推行的正确价值观并不那么吻合。例如,对科研工作做考核评价,本意是促进科研人员追求真理、创新诚信的价值观,但在评价指标上的重量化指标轻定性指标、重结果指标轻过程指标,却滋长了科研工作的浮躁甚至浮夸。另外,高校少数干部、教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偏离正确价值观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如上下级关系庸俗化、师生关系人身依附化、学术研究脱离实际的食洋不化等,对高校内部治理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甚至产生恶劣的影响。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德治在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不可或缺性,把正确价值观融入学校治理制度和治理行为中,浸透整个治理体系中,以德率治、以法规治。  

  以共治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治理管理内涵不同,治理着眼各利益方之间责权利的划分、制衡以及利益方对事务的参与和协同;管理是在特定治理模式下,管理者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治理必然含有共治的要求。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一个本质要求,就是要完善高校的共治。  

  这方面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关注和进一步探索。比如,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之间,权限如何划分、制衡和协同?这并不是一个已经彻底解决好的问题。相反,各校在其中的自由理解空间和自由裁量空间都不小,由此造成的权力失衡、合力不足也不在少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各自权限如何划分、制衡和协同?这不是简单设立一个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就完全能解决的。校方管理权力和师生群众参与管理权力如何划分、制衡和协同?这也不是简单一个教代会、学代会就完全能解决的。至于学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学校所在地区、校友对学校治理的参与,也欠缺深入成熟的研究探索。近年来,一些学校进行了设立董事会、理事会的探索,管理重心下移学院、强化基层学术管理的探索,实行大部制、提高管理效率的探索,设立跨院学部、强化学科协同的探索等,这些都涉及内部治理结构的部分重构。  

  若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还表现在内部治理结构中,纠偏机制不够健全。任何制度和政策都会有惯性,也都会产生偏离。目前,高校内部通常的纠偏机制有:决策论证和决策程序、提案和意见办理、信访处理、事故处理、更换领导人等。头一个纠偏机制是主动机制,后四个纠偏机制是倒逼机制。主动机制较少的现状,反映出高校内部治理的共治参与不够,无论党委和校长办公会决策、教代会讨论通过,还是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讨论审议,都还是精英治理。广大教职工参与共治的制度供应不足,使得在纠偏过程中,倒逼机制占据主导,纠偏的结果往往免不了一定的冲突和硬着陆。  

  相比之下,国外一些大学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比较成熟,如牛津大学,其校内治理结构中,设有一个联合评议机构,由学校资深人员2,000余人组成,校长是机构主席,但无任何实际权力。此机构任何成员不同意学校理事会决策,都可以提出提议,有不低于20人的附和,经教务长审批同意,就可在机构中发起辩论,成员自由参加,也可进而发起投票。如果是严重问题,辩论者可投票通过发起全体人员的辩论,如果多数人对理事会决策投了不赞成票,决策就不能实施。这样的纠偏机制,从短期看,似乎没有效率,因为作决定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和咨询。但从长期看,非常有好处,因为作为学校主体办学力量的教职人员,会有更多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去参与学校管理,投入学校工作;作为学校领导人,会更加重视决策的责任和可能的后果,减少不当决策的失误。当然,国外的经验不能照搬照抄,但其中蕴含的启发和可借鉴之处,我们是可以深入思考并开展相应探索的。

  以学治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在完善共治中,一个突出的重点是应完善学治。我国大学行政化色彩浓重,学术权力不彰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另外,教育教学以教师讲授和教育管理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成长为中心,这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少学校既有的内部治理,是与大学行政化相辅相成的,是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相辅相成的。完善学治的基本含义就是在这两方面,应做出根本的改善;而完善学治的目的,就是要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创新能力提供完善的体制机制支持。  

  彰显学术权力在办学中的作用,有几个关键问题要处理好。一是要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校、院两级学术组织(体系);二是要明确学术组织的组成、权限和运行规则;三是要明晰学术组织和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四是要明晰学术组织和校、院决策机构以及校、院长之间的关系;五是要明确学术组织及其成员在处理学术事务中的政治、伦理责任,特别是维护宪法精神和推动学术进步的责任。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共治的制度安排,让水平高、政治强、有事业心、有责任心的学术专家引领学校的学术事业进步,而不是学校的办学事务都由行政权力说了算。  

  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内部治理,要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衔接。由此,在学生参与学校事务,在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安排,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提供配置,在学生的入学、修课、考试、学籍管理,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在教学质量控制,在学生学习和生活服务,在教师教学发展等一系列方面,都要作出相应的制度机制改变。使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能够对自己的成长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言权,以促成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以廉治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高校时不时曝出的腐败案、违纪案、失德案等,提示我们,决不能把党风廉政问题仅作为党建问题看待和对待,一定要把廉治作为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组成要素和本质要求对待。现在一所公立高水平的大学每年所花财政经费达数亿、十几亿甚至更多,所拥有的设施、政策等办学资源庞大,廉治还是奢治、腐治,关系着学校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关系着接班人的培养工作。  

  廉治的含义是,高校内部所有公权不论大小、不论由谁行使,所有学校资源不论形态、不论由谁掌管,其运行使用、合作转让,都应受到有预设、有组织的有效制约、监管和监督,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完全做到并不容易,需要在权力和资源的内控上,做好既注重安全又注重效率的一整套制度机制设计。  

  与全国一样,对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监督无疑应是廉治的重中之重。现在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党政一把手不得直接分管人、财、物,这是重要的,但决不能把此当成对一把手权力进行内部制约和监督的全部。道理很简单,如大学校长的基本职责是组织领导全校行政工作,行使着指挥和管理职能,即使不直接分管人、财、物,通过指挥行政系统也依然对人、财、物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有很大的指挥和管理权。因而有效制约和监督,离不开建好完善系统的具有内控功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只有把大大小小的权力都关进了制度的笼子,把多多少少、形形色色的公有资源,都加上了安全锁,才能使得上至一把手,下至具体工作人员,都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清正校园才真正有保障。  

  当前,完善廉治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把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关于落实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部署,落实到学校治理结构中。其主旨是要全党动手,形成强大合力;其关键是要分清党委、有关部门和纪委的责任,按照各级党委担负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组织、宣传、统战等部门要把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融入各自工作,纪委承担监督责任,党委和纪委要分别定期向上级纪委报告等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办法,加大问责工作力度,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以岗治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岗治就是说,完善高校治理要建立在岗位职责的履行和管理的基础上。具体讲就是要明晰并合理地设置校内各个学术、管理、服务、经营等工作岗位,明晰各个岗位的职责、工作要求,明晰对干部和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考核。学校干部和教职工无论是谁,都应适应岗位职责的要求,而不是岗位职责去迁就工作人员的要求。  

  仅就高校校领导岗治而言,目前校领导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确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岗位设置需要进一步明晰,现在的情况是,一个领导班子的党、政职数是确定的,相应岗位设置也比较明确,但领导班子内部工作分工却经常迁就个人特点或个人想法,跨岗位分工、交叉分工经常出现,使校领导个人分工工作与所就岗位职责范围不尽吻合;二是对新领导岗位职责的描述线条过粗,相应的工作程序、质量要求鲜有体现;三是校领导应尽的保障学校法治、德治、共治、学治、廉治的责任在岗位职责中缺乏具有不同岗位特点的个性描述,似乎法治只与行政副校长职责有关,共治只与兼任工会主席的副书记职责有关,学治只与学术副校长职责有关,廉治只与纪委书记职责有关;四是任党委常委的校领导,对其应履行的党的职责描述不全,一般只对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规定了党的职责,其他行政校领导常委应履行的党的职责无所描述和规定。高校的岗治不足,在高校内部治理上必然伴生一些缺陷,如高校领导人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薄弱,很难出现教育家;内部管理效能和效率不高;教职工职业动力和自律不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不到位;源于责任空窗的安全稳定隐患时有发生;教职工积极性和学校的办学潜力释放不足等。  

  完善岗治的本质,是落实办学中的所有责任。通过把合理分解、无缝衔接的责任分派到各个岗位,再通过对干部和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管理,把学校办学目标、办学举措落到实处。在这方面,目前除了对教师一般有明确的业绩考核指标外,就校内岗位职责管理而言,很多大学的确不系统、不健全,需要下力气去完善。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精打细磨,多维度、多层次地抓好协同推进,使学校真正成为有自主办学能力、能够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主体。(李明 作者系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3698
版权所有:湖南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研究生工作处)     备案:湘ISO60001备     后台管理